前期回顾
第十三天
现在晚饭后我只要喊一句:“小明,过来。”,他就问道:“是讲故事吗?”~~~




这是一个奇特的国度,这里集中了前现代的蒙昧、现代化的暴虐和后现代的荒诞;这是一片奇葩的土地,这里有最辛苦的学生,最心苦的家长和最命苦的教师;这是一种诡异的存在,这是过度约束的一代,也是过度考试的一代。 很多年前,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收徒弟的条件是这样的: “聪明但贫穷的学生,不要学费我也收; 又笨又穷的学生我不要; 有钱但笨的学生我也收,毕竟他们的学费能够供养第一类学生; 至于聪明且有钱的学生,我到现在还没碰到。” 如果戈雅活到现在,估计会如愿碰到这么一批既优秀又有钱的“优质生源”。 聪明、家境好比你还努力的学霸们 我刚做教师时,发现学校里的顶尖学霸正是戈雅所说的第一类学生,他们往往家境一般,聪明有天赋,异常勤奋。 学生W,父亲瘫痪,母亲无业。勤奋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优秀,高考全省前十名,升入清华大学;学生L,父母离异,家境窘迫。文静秀气,异常勤奋,高考全市第一,升入清华大学;学生Z,家庭贫困,考亲友资助求学,高考全省前三,升入清华大学。最烂的学生往往是“官二代”“富二代”子弟。 或许是个案,却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二十年来,社会巨变,学校里的顶尖学霸们,也悄然地发生变化。最近几年,升入顶尖名校的学生,大多是中等以上的家庭环境。而班级里表现最烂的所谓“双差生”,往往不再是过去的“官二代”“富二代”子弟,而是来自于低收入家庭。 这几年做老师的都有共同的体会,越是中等以下阶层的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度越低,越是较高社会阶层的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度越高。学习成绩和家庭环境、父母身份、早期教育的相关性越来越强。 吊诡的现实:富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早坠落。 家长为择校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 医院和学校的工作对象都是人,前者是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后者是促进人们的知识水平,然而两者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越是好医院,收的都是难治的重症病人,而越是好学校,收的却都是好管理的“好学生”。 好学校喜欢“好学生”。无论是驰名中外的超级中学,还是普通的中小学,他们都孜孜不倦地追求“好学生”。为了吸引优质生源,他们不惜开出种种优惠条件,包括奖学金、重点班、配备顶尖师资等。 道理很简单,只有优质生源能为学校带来升学率、名校率。有了升学率的提升,学校才能获取排名、政绩、利益、资源的提升。 好学生钟情“好学校”。所有的家长和学生都热衷“好学校”。毋容置疑,这里师资优、校风好、学风正、管理严、升学率有保证。所有家长和学生都逃避“差学校”,这里人心涣散、校风差、管理松,升学率无从谈起。…
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只有智慧才能改变命运。
今天下午在给小朋友讲了一遍故事后,我就一直上课到晚上九点半。在我上课的时候,我隐约听见小明在一边洗漱一边向爷爷奶奶讲述起今天讲的新故事。虽然故事细节不太清楚,但在只听一遍的情况下自愿说给别人听,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加油!
今天是我们亲子阅读的最后一个故事,但这并不是结束。因为学习是终生的事,我们还会和大家一起学英语,学古诗,学朗诵,等等。许多网友问用什么制作的录音,最后一期,给大家看看平时制作后期的截图吧。最后一个故事当然得给力,今天的故事不仅长,而且还加了许多音效让故事氛围更好。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听最后一个故事吧!
今天结尾的彩蛋是——动物百科“袋鼠”。
第三天了,和我们一起听故事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也在听。还有更多的网友在微信朋友圈看见也加入了收听的队伍。今天又有新故事了。叫做《小猫刷牙》。大家来一起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现在讲故事的时候,小明越来越调皮了哦。今天把你在听故事时捣蛋的片段曝光,让其他小朋友看看你是怎么听故事的。
还请各位卖安利的别再安利我了……
原来使用在线笔记本的同学不久你会发现原来的笔记本链接入口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LanguageFreeway Note的登录链接。你不用担心以前的笔记消失。你需要做的是注册一个笔记帐号,然后发消息给我申请笔记转移,并附上你的帐号和密码。我在笔记转移完毕后会告知你。你登录后可以自行再更改密码。
今天给小明说我们已经讲了十九个故事了,他自己都觉得很惊讶。中午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看见我,说有在听我讲故事,我真是很开心呀~今天由于好些学校都在补课,自己课少些,嗓子状况还不错。小朋友们快来听听今天的故事吧!
录音有两个版本,全英文版本和中英双语版本。
小孩的幼儿园班级开展了21天阅读打卡的活动,为了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我家小孩年龄比班上其他孩子普遍要小一岁多,是年龄最小的。我希望借这个机会(他能看见听见其他小朋友都在听和讲故事),让他能认真坐下来看书听故事,再到能自己讲故事。
讲故事进行到第五天,小朋友不仅在反复听前面的故事,而且还偏爱其中的一两个故事。同时,谢谢网友们的关注。